产品分类

您的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 > > 智能防雷系统 > 石油化工智能防雷系统

产品中心
产品名称: 石油化工智能防雷系统
产品型号:
产品时间: 2019-08-28
适用于配电室、配电柜、开关柜、交直流配电屏、通信、电子、电力、网络、能源、铁路、公路等系统的电源保护;建筑物内有室外输入的配电箱、建筑物层配电箱; 用于低压( 220/380VAC)工业电网和民用电网;;信号防雷器用于线路侵入的过电压保护;避雷针用于直击雷防护; 在电力系统中, 主要用于自动化机房、变电站主控制室电源屏内三相电源输 入或输出端。石油化工智能防雷系统

产品介绍

石油化工智能防雷系统

(1)雷云的形成
雷电的生成始于雷云的生成,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雷电有关,如层积云、雨层云、积云、积雨云,重要的则是积雨云,即雷云。雷云是由大气上空的水滴、冰晶和气体尘埃等组成的巨大的、不透光且带电荷的乌黑色云块,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含水蒸气的气流运动。随着雷云的不断发展聚积,将会引起闪电、雷鸣现象,这就是雷暴。
1)雷暴的分类
雷暴的形成主要是两种:锋面雷暴和热雷暴。
锋面雷暴是由于在地表流动的两个气团相遇时,冷气团因密度大而流动在热气团下方,在两者交界面上形成相对运动并把热气团猛抬上升,热气流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柱和涡流,这样就会形成积云。这时如果热气团的温度足够高和水分足够多,就可以形成巨大的雷暴乌云。
热雷暴发生在山区。由于阳光照射,山丘及其地面温度升高,热气流因密度小而向天空流动,附近树木、湖泊和河流等的气温较低,周围相对较冷的气流向山丘温度较高、密度较小的地带集中,同时这些气流又被山丘地表的高温加热而向天空流动,这样就形成热雷暴。
2)积雨云的起电机制
积雨云起电机制的主要理论有以下三种:
①吸水电荷效应。大气中存在方向向下的电场,使空气正负离子分别向下和向上运动。中性水滴在电场中也要受到极化,上端出现负电荷,下端出现正电荷。大水滴在下落时,它的下端吸收负离子,排斥正离子,由于大水滴下降速度快,故其上端的负电荷来不及吸收它上方的正离子,所以整个水滴带负电。小水滴被气流带着向上走,它上端的极化负电荷将吸收正离子,所以小水滴带正电。
②水滴冻冰效应。实验发现,水在结冰时冰会带正电荷,而未结冰的水带有负电荷,所以当云中冰晶区中的上升气流把冰粒上面的水带走,就会导致电荷的分离而使不同云区带电。
③水滴破裂效应。用强烈气流吹散空气中的水滴,较大的残滴带有正电,细微的水滴带有负电,这是因为水滴表面有很多电子的缘故。
3)雷云放电机理
由于云中电荷分布不均,形成许多电荷中心,所以云团之间、云团内部和云对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都是不一样的。只有当云对大地场强并且达到一定值时才发生对地放电。同样,云团之间电场强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也会发生云间放电。实际上,绝大多数放电是发生在云间或云内。
雷云对地放电的机理:带有大量电荷的云团对大地产生静电感应,大地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,使雷云和大地之间形成强大的场强,当某一处的电场强度达到25~30kV/cm时,就会由雷云向大地产生先导放电(少数情况下雷电先导是由地表向上发出的)。当先导到达地面或与地面先导相遇时,通过电荷中和形成强烈放电产生雷击。放电通常不止发生一次,*次的电流很大,后续雷击电流小得多。
(2)雷电波形及主要参数
1)模拟雷电冲击电压波
模拟雷电冲击电压波形。
主要参数:
①视在原点O1指通过波前上A点(电压峰值的30%处)和B点(电压峰值的90%处)作一直线与横轴相交之点。
②时间T:指电压波上A、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。
③波前时间T1:指由视在原点O1到D点(=1.67T处)的时间间隔。
④半峰值时间T2:指由视在原点O1到电压峰值,然后再下降到峰值一半处的时间间隔。
2)模拟雷电冲击电流波
模拟雷电冲击电流波形。
主要参数:
①视在原点O1:指通过波前上C点(电流峰值的10%处)和B点(电流峰值的90%处)作一直线与横轴相交之点。
③时间T:指电流波上C、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。
④波前时间T1:指由视在原点O1到E点(=1.25T处)的时间间隔。
④半峰值时间(波尾时间)T2:指由视在原点O1到电流峰值,然后再下降到峰值一半处的时间间隔,波尾越长,能量越大。
3)描述雷电的主要参数
除了波形图中提到的参数外,用以描述雷电的参数还有防雷区、雷暴日、雷电活动区和地面落雷密度。
①防雷区:将一个易遭雷击的区域,按照通信局(站)建筑物内外、通信机房及被保护设备所处环境的不同,进行被保护区域划分,这些被保护区域称为防雷区(LightningProtectionZones,LPZ)。
②雷暴日:用以表征雷电活动的频率,一天内只要听到雷声,就将其记为一个雷暴日。
③雷电活动区:根据年平均雷暴日的多少,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、中雷区、多雷区和强雷区:
少雷区为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25天的地区;
中雷区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5~40天以内的地区;
多雷区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40~90天以内的地区;
强雷区为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90天的地区。
④地面落雷密度:每平方公里每年对地落雷次数。
(3)防雷区的划分
将一个易遭雷击的区域,按照局站建筑物内外,通信机房及被保护设备所处环境的不同,由外到内把被保护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(LPZ)。
防雷区宜按以下规定分区:
1)LPZOA区
暴露区,建筑物外部,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受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,本区的雷电电磁场没有衰减。
2)LPZOB区
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,但本区内的雷电电磁场的量级与LPZOA区一样。
3)LPZ1区
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,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OB区更小,本区内的雷电电磁场可能衰减,这取决于屏蔽措施。
4)后续防雷区(LPZ2等)
当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流和电磁场时,应引入后续防雷区,并按照需要保护的系统所要求的环境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。
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,应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,并宜采用屏蔽措施。防雷区划分的一般原则。
所有电力线和信号线从同一处进入被保护空间LPZ1区,并在设于LPZOA区与LPZ1区等电位连接带1上做等电位连接(一般在进线室接地),这些线路在LPZ1区与LPZ2区界面处等电位连接带2上再做等电位连接。将建筑物外的屏蔽1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1上,内屏蔽2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2上。这样构成的LPZ2,使雷电流不能导入此空间,也不能穿过此空间。石油化工智能防雷系统

 

相关产品

留言框

  • 产品:

  • 您的单位:

  • 您的姓名:

  • 联系电话:

  • 常用邮箱:

  • 省份:

  • 详细地址:

  • 补充说明:

  • 验证码:

    请输入计算结果(填写阿拉伯数字),如:三加四=7
在线客服
返回顶部